|
新经典主义启蒙
概 述
新经典主义提出背景:文艺创作的典范性是创作者和鉴赏者的基本诉求。现代社会,一些人抛弃了这样的优良传统,致使作品无艺术性可言,也给文艺发展传递了不 良导向。因而强调文学艺术的典范性越发必要,极为迫切。对于诗歌创作者,典范性是建立在写作基本常识、基础知识之上的。即便是不自觉掌握的。认识不足,要 么方法不对,要么基本功不扎实,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或哗众取宠,与文艺基础理论大唱反调。影响到公开传播的作品上,往往成为文艺领域争议不断的缘由。因 而,摒弃错误认知,善于辨别优劣也是做到典范性必不可少的。 新经典主义实质:新经典主义是一种新诗创作观念,是把经典因流传而确认的现象上升为经典因创作而产生的创造精神。起点是典范性,终极是新奇化,强调文字驾驭能力和情感线的延展,实现精度写作:大众喜闻乐见的、富于生命力的精品写作。 新经典主义理念:新经典主义遵从艺术的典范性,以典范性为创作的基本准则。诗歌的美应该是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的完美统一,即内容和形式的圆融,故新经典主义有思想,不胡思乱想,重视技巧,不卖弄技巧,讲诗颜值,方可言志。 新经典主义目标:以经典观为立脚点,倡导经典主义,发现经典诗作,立志把新经典主义诗歌流派打造成当代新诗的风向标、桥头堡,担起领军重任。着眼点是延续诗学精神,借鉴古今中外诗学中科学、合理、优秀、实用的部分,成就中式新诗。 新经典主义要旨:做诗人,做自己。符合典范性,从而超越经典,再造经典。保持对古典文学、传统文化和新思潮的敬畏并超越之。 新经典主义原则:立足典雅,面向大众。新经典不是要把新诗统一成一个风格,是一个主义,意在经典,以中式新诗为杠杆撬动文艺复兴。 新经典主义任务:新经典主义发轫,打造名篇效应,问鼎诗坛,为高质量诗作喝彩!倡导有感而发,不为诗而诗,但写出来就得是耳目一新、浑然天成的真正作品。 这注定了新经典主义诗歌是有作者独特的思想、个性的作品。要求作者潜心历练,把凭感觉写进一步上升到靠灵性写,从而得心应手,在诗歌大爆发的时代,达到一 个前所未有的维度:高度、深度、厚度、广度。
经 典 说
历史渊源 人类文明塑造了方方面面的经典,精神文明领域,众多人文经典绽放着夺目的光辉。经典印证了文化的发祥,经典代表了成就,具有感染力或感召力,经典已成为优 秀、杰出、卓越、精品的代名词。意存高远、堪称楷模、开山之作、集大成者、传世之作,这些都是对经典的最好赞誉。 经典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命题。关于经典的论述,之前贯穿于人类文明各个方面的文论,今人已尝试使其系统化。 文化典籍方面,首都师范大学詹福瑞教授的《论经典》一书,从经典的传世性、普适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等多个属性层面论述了什么是经典,从其与政治、 媒体、教育及大众阅读的关系等方面评述了经典的形成,并以此积极提倡社会公众多读经典,是一部关于经典的专门著作。全书广征博引,论据充分明晰,观点新颖 独到,深入剖析了“经典”一词的内涵,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理论研究专著,我们可以此来认识、学习和创造经典。之前林精华等编著的 《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亦可供学习参考。新诗经典化方面则可参考方长安的专著《中国新诗传播接受与经典化的研究》以及王文静的论文《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 题研究》等。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最早是指圣贤之书,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儒道禅三家构成。三家经典中,其共性是揭示了生活世界的三个维度,分别建立了三个维度的智慧。儒家文 化重在社会。儒家的社会构成是人与人关系的建立。人与人的关系以仁为本,而仁又以爱文本。儒家的爱是以自然血缘之爱为本,由此扩展到他人和天下,最后是天 下大同的大爱,亦即普天之爱。儒家在仁本的原则下,通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而建立起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道家重在自然。道家文化的自然是天地自然和自然 而然。天地和天地之间的万物由道而生、由道而灭,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道虽玄之又玄,恍兮惚兮,但法乎天地自然。禅宗以心灵的觉悟为本,它所指示的是一 条心灵从无明到开悟的道路。而无明并非本性的愚昧,而是如浮云遮日,人被欲望和业力所限而看不到自己和万物的本性,通过祛除欲望和业力就能驱云见日,了解 和发现自己的自性,自性见,万物的本性也显。一个无明的人便成为了一个觉悟的有智慧的人。儒道禅三家的经典文本分别对社会、自然与心灵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建立和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自身的关系,从而也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心灵关系的指引。 与此不同,西方的经典在一特别的维度进行了思考,由此留下了独特的经典著作。这个特别的维度是神的维度。它是以人与神的关系来言说的。因此西方的经典都是 神性智慧的显现。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是盲诗人荷马聆听记忆女神的言说留下的不朽诗篇,三大悲剧诗人的作品也表达了诸神对于人的命运的规定,人必须接受诸 神的规定,否则就会遭遇诸神的惩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通过形而上学的形式更精致的表达了这一主题。柏拉图思想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开端,他的著作是当 之无愧的经典。中世纪的经典是《圣经》,神不再是古希腊的诸神,而是《旧约圣经》中的耶和华和《新约圣经》中的耶酥。人和神的关系就是人和耶酥的关系,是 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近代思想中的神从外在转到了内在,人成为了主体,神成为了神性,亦即主体中的理性。理性规定了人,人凭理性而成为人。这在卢梭和康德 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现代思想排除了神。马克思的思想是一无神的历史与世界观,以共产主义取代了上帝的天堂;尼采干脆以疯子的口说出了“上帝已 死”,他以超人取代了旧神,超人不是新的神,超人是人,但不是一般的平庸的人,而是有创造力意志的人;与此不同,海德格尔保留了神的维度,但 不是过去已有的任何一个神,而是与人不一样的、对应于人的不死者,人是要死者。人与神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立和对应的关系,而是与天地一起构成了天地人神四元 的整体,四元如四面镜子式的相互作用,是游戏般的关系,不分高低,不分大小,缺一不可。后现代思想则只谈文本,文本之外无它物,前面时代思想中的神被后现 代思想所解构,神除了在文本自身中的意义外,没有任何其它的意义,神只是形而上学的一个概念和语词。 建立在人与神的关系这一主题之上的西方人文经典,是神性智慧的不同的表达,这个不同表达是自身思想断裂之后的再创,因此形成了西方思想的不同时代,也形成了不同时代的经典文本。 中华文明一向有崇尚经典的传统,古时候人们常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穷经皓首,博闻强识(zhi)”,20世纪 90年代重又新掀起了中国文学经典热,可以说是文化界和民众自觉的经典意识的最好印证。 在17、18世纪,当时社会学领域内流行一种浪漫主义的民族主义思想,认为传统文化资源,比如诗歌、故事等是民族精神的基础,关注、重视传统文化资源、保 留民俗是一个有前途的民族应当重视的事情。在教育领域,自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美国兴起了阅读经典的热潮。当时正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的哈钦斯发起 了一场大学“通识教育”运动,提出大学应该不分系科和专业都应当首先研究“西方经典”或者 “伟大著作”的主张。哈钦斯指出,“经典”中蕴藏着“共同人性”和 “本族群的属性”,是人们共同的文化语言,是沟通现代与传统、防止文明断裂的纽带,因此,学习和研究经典是“文明传 承”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共同精神基础和共同文化根基的必经之途。哈钦斯的这一主张几经努力之后风行美国,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美国人的文化认同 感。上述关于西方社会学领域对于传统文化意义的探讨以及美国教育领域的传统文化教育运动说明,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从来就是各个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研究领域必 须认真面对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说,当下中国的“经典热”是世界文化史上关于“经典”、“传 统”之类永恒讨论主题的延续。有关文学的经典性、建构文学经典的主体与影响因素、文学的经典化与文学史之间的关系、“后经典 ”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与一系列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成果相应,在现代经典观念的影响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经 典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议题实质上是对新经典匮乏与渴望新经典面世的焦虑的折射。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就有关文学经典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 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学经典的概念和特征、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建构、文学经典的解构与边缘化、文学经典的教育与传播等四大方面,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 文学经典的评价问题、鉴赏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内涵意识 文学经典意识的最早形态应是文化经典意识,接着是汉以来的经学式的文学经典意识,再发展到以纯粹文学观念为基础的文学经典意识。文学观念发展的不同阶段, 人们所具有的“文学经典意识”的内涵也有不同,这又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诗学的建构。“经典”连用,最初 见于《汉书·孙宝传》,魏晋南北朝进入了经典的自觉时代,曹髦提及,刘勰立论,钟嵘发扬,严羽光大的经典诗学体系至今举足轻重。而实际上, 经典的作者多是某一方面的专能,很少有站在一个经典学的角度去全面认识创作的。上升到理论高度,则要承认经典的多样性、差异性,避免厚此薄彼。 百度汉语 经典 详细释义: 1.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博览~。 2.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 3.著作具有权威性的:马列主义~著作。~作家。 4.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影片。 百度百科 经典: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美国著名学者、《大英百科全书》董事会主席、《如何读书》的作者莫蒂然关于名著的六条标准也适用于经典: 一、阅读者最多。 二、通俗易懂。 三、不会落后于时代。 四、言近旨远。 五、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 六、探讨人生问题。 经典既是实在本体又是关系本体,是那些能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它具有独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包含着巨大的阐释空间。 经典,乃是文化的灵魂,因而也是塑造灵魂的文化。 经典是能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具有独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经典以独特的方式构筑艺术史上永恒的神话,成为至少一个时期的美学尺度。 经典是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基础,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经典是一种素质,一种气度,一种魅力,经典是开启心智的钥匙,经典是精神家园的盛宴,经典是灵魂殿堂的基石,经典是永生者的墓志铭。 现代阐释学、接受美学和审美现象学关于历史对象、阅读过程和审美对象的思考打破了经典内涵的稳定性,经典在古典时代所具的那种静态的、永恒的特征遭到了质 疑。经典也随时被发掘、重构、解构、重新界定。现代的经典观具体内容为:经典是变与不变的结合,是历史实在与历史理解的统一体,是实体和各种关系的结合, 是具体的作家作品及对它的理解的总和。它存在于作家作品和接受者的交互作用之中,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不断地被理解、不断地展开。独创性、典范性、权威性、 无限可读性、时空穿透力、巨大影响力是它所具有的特性。 文学经典是文学发展史的流传物,是文学发展历程中最醒目的标志。 “文学经典意识”也就是人们关于文学经典及如何创作出文学经典的认识,主要体现为对作品的经典性与典范性两方面的认识。 文学经典是我国民族文化精神传统的具有“美学尊严”的载体,其意义和价值主要蕴涵于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开创精神中。作 品的经典性主要表现为它体现了文学之“至道”,包括文学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本质规定性,因为“作品”要 成为经典和可供学习的典范,必须有严肃、深刻的艺术观念、崇高的艺术精神,体现出文学自身的规定性与法则。怪诞不经的东西不能成为经典,人们不能从这类东 西中悟出任何规范和准则来。经典所体现出来的“至道”是无法之法,无规之规。而在分析鉴别作品的经典性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对文 学或诗的本质有更深入的认识,发展出更深刻的诗学理论。如明代七子派从诗歌的“情”、“调”(音乐 性)、“色”(辞采)等本质规定性入手,对前代诗歌作品进行审美品鉴,最终确定了《国风》一脉——汉魏 古诗、盛唐近体诗分别为古诗、近体诗的经典作品。在此过程中,七子派发展出其著名的诗歌理论——“格调理论 ”。在与唐宋派的论争中,从文学的本质规定性出发,七子派认为从情与辞的角度而非从载道的角度来看,秦汉之文乃为散文创作之经典。又如,晚明 竟陵派认为,诗歌的本质乃在于作品体现了创作主体的真精神,从而发展出“精神说”,丰富了明代诗学。 经典作品的典范性,即“常法”。经典作品的典范性在于它们在遵守文学这一共性范畴的本质规定性同时,作为具体体式的创作,它们又 会为该体式确立基本的文体规范、表现原则与写作方法。这些正是使得这些经典作品极有创造性、极富于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的关键,它们因此成为此类体式创作的 优秀典范,也因此具有可师法性。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康德认为:“一切伟大的艺术典范又无不体现出某种法度,令人觉得不可随意为之。所以艺术当 有某种无法之法,不规之规。天有此法而不言,必假诸天才,天才也不能明训,只以作品来昭示。于是天才之所作便为后世法,理论家还从这类典范作品中抽绎出某 些‘规则’。”文学经典体现着文学之道,它一开始亦是通过天才的作品来体现,来为“文学” 自身,为诗、文等样式的文学确立法则与规定性,创造一些表现原则及写作方法。文学的规律、法则就是通过这些经典范本代代相传,后人在继承前人的成就的基础 上,不断将文学的发展向前推进。 有时经典因提炼而确立。比如,创作于先秦时代的《诗经》。三千多首周诗在流传的过程中被不断删改,最后在孔子手中成为一个“经典 ”——“诗三百”。尽管孔子删诗有着儒家思想——“ 无邪”的衡量标准,但从对文学自身认识的角度加以考量,孔子提出的“辞达而已”、“尽善尽美 ”、“文质彬彬”等文艺思想,也一定程度体现了孔子对“诗歌”的文体规范、表现原则的看 法。汉人以“诗三百”为解读对象,《诗大序》从中总结出了“主文而谲谏”的形式规律。从汉人的 “赋比兴”说,再到刘勰的“比兴说”、钟嵘的“三义”、“兴味说 ”,再到明代七子派的“比兴托物”的情感含蓄表达原则;从宋人对杜诗的研究,总结出“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的写作方法,再到明人的“模拟说”;从宋人对杜诗的“倒插法 ”等写作方法的总结,再到明人在宋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唐诗及其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进行广泛的文本分析,总结出大量写作方法,使得中国古典诗学不 断丰富、不断向前发展。这些都体现出经典作品的典范性对文学发展的推动力量。 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文学经典意识”与西方的“古典主义”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就文本而言,经典与古典, 因为它们所具有的经典性,即所具有的关于文学本质的规定性与法则,严肃的文学观念、艺术精神,使得它们不会因为时代久远而变得陈朽不堪被人们遗忘,恰恰相 反,时间总是不断为这类艺术品增添永恒性的证明,使古典艺术的经典地位越来越巩固、越来越提高。就对于创作的意义而言,无论是西方人所说的“ 古典”还是中国文艺观念中的“经典”,都不仅仅指年代久远,而且具有优秀的、典范的含义。这样的艺术品不仅向后代展 示了前代艺术家的天才,而且也作为评价艺术优劣的标准和效法的榜样流传下去。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在教人写作的《诗艺》一书中就曾教导人们要“日 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即把希腊文学作品作为学习效法的经典。他还在书中从韵律、修辞、布局等方面分析了希腊文学的写作方法,以此作为学习 的范式。 确立诗歌经典,从中抽绎可供创作借鉴的法则以资创作,这些在中国古典诗学中都有所体现,尤以明代诗学为甚。明代诗坛的热闹、不同诗学宗派的纷争无不源于 此。他们对经典作品的认定,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各种写作方法,无非是要为明人的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式。不同的是,“古典主义” 中“经典”对象是明确的,即古希腊的作品,而中国古典诗学中,因为不同人、不同宗派在文学观念上的差异,对于文学经典的认定就不 同,比如道学家与文学家心目中的文学经典就不一样。即使文学观念相似,人们对文学经典的认定也不一定能完全相同,如明代七子派宗秦汉之文,唐宋派宗唐宋之 文。同时,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文学经典意识又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新的内涵补充进来,这些又构成了各代诗学的自身特点。 人们对新经典的期望也就是对新的、更有效的文学“场域”渴望。故而说,经典是昨天的来信,经典是发给明天的email。 意义价值 文化经典是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最高智慧和最高美感的结晶,这包括哲学经典、文学经典、艺术经典。文化传承离不开经典,人类的文明发展离不开经典。艺术经典更是人生审美品质构建的最佳范本。 读经典,悟经典,用经典,学以致用,借助传统经典,丰厚文化底蕴。习总书记强调:“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 化阅读,“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里面也要求 “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代中国的崛起,习总书记倡导的“中 国梦”的实现,不仅是经济、军事、政治上的强大,更应是文明的崛起。作为一个延续了五千年的文明的崛起,必须首先要有一套支撑自己文明的精 神,这一套精神就深藏在中华民族经典中。 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一直保留在中国人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方式中的中华文化传统没有中断,由一代代中国人积淀下来,成为数千年延续的文化 传统;数千年延续并一直保留在国学典籍中的传统文化,一直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我们为什么强调国学经典?中国保留下来的各类典籍,有 一些是核心价值载体的经典。中华文化的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正好就完整地体现在中华经典内。历史上这些经典承担着塑造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建立我们的国家制 度、形成我们的行为方式的重要使命。 现在提“国学”不再是跟“西学”相抗衡,而是借鉴西方优秀内容和方法来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并确立中国人 自己的信仰与道德。继承经典的使命,不但要确立经典的重要性,还要承认经典的局限性、特定性,以更好地发挥经典的力量。 经典形成的过程就是文献被重新编定或删改的过程,编定或删改使原始文献精粹化、标准化,从而成为文体和义理的典范。精粹、标准、细密、全面的经典体系,甚 至成为立身行事的指南。对于一个连续性的文明而言,经典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知识系统。学习及研究经典的意义,就在于使文明的连续性得到有效维系。在世界 诸大文明体系中,唯有中国文明是没有出现过断裂的。那么,这种文明能够得到有效维系的原因是什么?简而言之,它显然有赖于中国社会千古一贯的读经传统。也 就是说,时代在变,但经典保持不变。这样,经典就成了常道,成了一种跨越历史的永恒价值。而经典阅读则成了回复常道、与历史保持一致的最重要手段。国学或 道统的复兴,更具体化为一个时代经学的繁荣及对经典价值的重新认知和发现。道统不是指世俗意义的弟子与老师的自然血脉关系,而是指思想的发源、传承与创 新。学术之根是学术的生命力。这就是人文经典在何种意义上所具备的引导、熏陶、奠基和入门的四大功能。 社会意义上,经过历史漫长沉淀而形成的经典,在任何一种文明中都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经典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启蒙意义。国学经典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建立了基础,阅读国学经典是一个熏陶气质、改善性情、提高涵养的过程,这个 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行谊谨厚、品行端方、敦品厉行的谦谦君子。《周易》所阐述的“自强不息”的君子人格、《论语》所强调的 “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诗经》所培养的温柔敦厚的情感,《道德经》所闪耀的思辨智慧等等,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 范式。品读先贤留下的经典,恰如与他们进行一次次心灵的直接触碰,进而去审视我们自己的内心,见贤思齐,激浊扬清。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经 典是这一文化体系的主要载体。中华民族素有珍视经典、传诵经典的优良传统。正是通过对经典的阅读,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获得了心灵的滋养,明理解惑,奠定了人 生观和价值观。在今天运用经典就是学习中国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 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 宗白华先生认为中西的形上学分属两大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唯理的体系是要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秩序理数,所以是宇宙论,范畴论,生 命的体系则是要了解体验世界的意趣(意味)价值,审美意象也是中国审美意识区别于西方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艺术经典所体现的重要特征,比如唐代的 “境”和宋代的“韵”的特征,都构成了独立于世界美学体系中的中国艺术精神因子。 经典的美、情、气之所以不会过时,正在于它来自火热的生活现场,经典自诞生之初就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 经典高度地集中了人类已有的智慧和已探明的真理,构成了人类现有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核心要素,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标志着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认知领域所达到的思想高度。 经典的本质和生命力在于,它集中体现着人类理性所具有的超越时空、超越实存的创新特质和精神魅力。也许并不是所有的经典所阐发的所有理论都是真理,但其所 留下的探索足迹和智慧之光,会引领人们走向寻求真理的道路,使人类逐步摆脱愚昧和黑暗,走向文明和光明。 各学科的经典著作是自身传统的记载,显示了自身学术和思想的脉络,离开了它就是空中楼阁,就失去了学术和思想的渊源,虽不排除也可有新思想、新观念的可 能,但会缺少历史的眼光,缺少大气和整体视野。通识教育重在引导、熏陶、奠基、入门,重在通过经典获得一种人文的启示。 经典是作者根据个人的世界观进行的不可重复的创造,它体现出丰富的人性色彩和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和原创性的表达,同时它提出的人类生活的根本性问题与当下的意识结合,又会在对经典的独特阐释和传播中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经典是人类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中的精华,它凝聚着一个时代的各种文化成果和现实生活价值,成为时代生活的写照。由于这个缘故,但凡经典之作,无论是理论 的抑或文艺的,总是历经时代的考验,为历史所首肯的成果。它们的产生可能很久远,它们的产地可能远离我们本国,它们的内容可能通俗易懂或深奥难解,但它们 决不平庸浅薄,也决不辜负任何人的潜心研读。 艺术经典是艺术流派、艺术类型中特别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具备着某种永恒的美学价值或持久的艺术品质,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空间的转移而发生价值和品质 变化的作品,是在每个时代经过选择、比较、接受后依然对人们有着教育意义、指导意义、美学意义的作品。西方的美学注重理性与逻辑,中国的美学注重生命与感 悟,艺术经典的美育价值探析悟,所以在对中国艺术经典的审美上,不只是属于“经验的”层次,更是走进“超验的 ”范畴。中国古代的艺术经典正是体现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古代传统艺术中的绘画、书法、音乐、戏曲、舞蹈、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都在上下 五千年的中国优秀历史文明中留下了种种印记,同时也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和民族特色。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重视的不是表面现象的真实,不是作 品中写的是什么,而是艺术作品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宇宙原理“道”,以及与“道”冥契协调在一起的艺术家的 人格。艺术作品——道——艺术家的人格,这三者的统一,就成了中国的艺术,成了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 艺术经典具有重要的历史观照价值。它一般可以真实地反映出特定时代社会与人们的生活面貌,为后代学者研究其文化与社会的变迁提供范本。艺术经典因其对于客 体对象表现的直观性,一般能够真切地表现出一定时代的特征与人们的精神状态。更有许多艺术经典作品具有重要的史诗性意义,成为一定时代的镜子,令后人得以 认识和洞察该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风貌。 文学经典具有历史内容的概括性和预见性,重读经典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取法捷径的意义,经典作品对提升人的历史本质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经典是继承人类历史上 最重要文化成就的必由之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认为经典就是人们最好的学习范本,最丰盛的精神源泉,最神奇的人生辅佐。他还提出将本国的经典与外国的经典 相比较,从而做出客观评价的主张,这对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都是很有效的方法。中国社会目前正当深刻转折之际,要开拓崭新的历史方向,建设现代 文明,不可须臾脱离人类以往创造的思想文化成果,能否在这伟大历史机遇中出色完成继承经典、发扬经典的任务,确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一方面,文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形象书写,集中体现着民族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对于民族文化精神传统的承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文学经典的价 值还在于它所体现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开创性精神。对于认识、理解和借鉴民族文化传统来说,与抽象的哲学思想、宗教观念、伦理道德等各种意识形态相比,文学经 典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文学经典不但能够丰富和创新文化传统,而且同时也是推动文化实践的力量。文化经典乃圣心独运,目的在于参天地奥秘,教化人伦,却 能做到性情与文辞相里表,得文章之髓,因而能够很好地起到“以文化成天下”的作用。文学经典与文化经典一样,也能够体现人文之 道,化人心灵,但又须体现出文学经典自身的特质——情辞(文)结合。 经典文学作品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其具有的丰富的内涵和浓厚的文化价值对于人类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于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经典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经典常常体现出写作技巧、写作内容、写作风格的创新,从而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起到的引领性的价值意义,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学经典对我国文学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为我国文学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特征的形成奠基了坚实的基础,因而成为深刻影响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 原因。认真总结文学经典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成就及其所体现的创新、开拓和探索精神,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以及繁荣和发展文学艺术事业的一项不可 或缺的重要工作。这是因为文学经典不但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最高典范和宝贵借鉴,更为重要的是为中华民族净化心灵、提升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供 了最好的教材。 价值教育包含人类基本价值、民族优秀传统价值、社会主流价值三大方面,三者虽然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同时相互借鉴,彼此通融。因此,缺乏中国优秀传统价值 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也就没有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契合 的,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土壤和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传统文化的升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中,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形成过程中,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都是其中重要的精神财富。 从教育意义上讲,经典文学作品可以给整个人类群体充当灵魂导师。文学作品作为文化文明的承载体之一,是教材中必须要出现的内容,而经典文学作品便成为了教 材编撰者们的首选。经典文学作品编入教材后可以起到传递文化文明的作用。读者可由经典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认识他人,以及陶冶性情, 完善人格,提高审美能力与趣味。经典教育需要对传统经典文本进行正确的价值解读和价值诠释,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如“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握其中的价值理念;需要保持“温情与敬 意”的基本态度和“抽象地继承”的基本原则;需要在继承传统诵读方法基础上,借鉴现代教育方法,注重方法的优化组 合。 文学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人文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之所以能担当此任,主要是由文学经典本身的普适性、内涵丰富性、无限可读性、 原创性开放性、跨越性、权威性等价值特征所决定的。文学经典的当前危机并非其本身价值的危机,而是整个人文语境的危机与“人的精神危机 ”。文学经典教育对于当代高素质人才培养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对高素质人才进行“中国心”教育、创造力教育、意志力 教育、情感力教育、审美力教育,而这些共同构成了人才的软实力。有了文学经典教育,能更加充满人文灵性和创造力,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文学经典教育要摆脱当 前的困境、重现文学经典的价值魅力,应寄希望于整体人文环境的改善和经典研读方法与传播方式的改变。 一个产生了经典的时代是智慧和真理在场的时代,一个没有经典和有经典不读的时代是智慧和真理阙如的时代。经典是一条与时俱进的河流,只有新水流的注人,才 能丰美多姿。经典化是多重力量参与完成的动态过程,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批评、选本与文学史著。批评选择有意味的新诗文本予以解读、阐发,揭示其内在意义; 选本在浩如烟海的文本中遴选出供读者阅读的新诗范本;文学史著以“史”的权力,确认重要诗人诗作在文学史上的位置。三者既以各自 不同的方式、特点发生作用;又往往相互合作,形成结构性力量,推动着现代诗歌经典化进程。批评、选本和文学史著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传播接受与经典化的三重向 度,受传播接受场域制约,与现当代多重话语建构联系在一起,因而以它们为主导力量所遴选、塑造出来的那些现代诗歌“经典”是否可 信,便成为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中国现代诗人、诗作经典化的过程,是一个意义生产的过程,一个建构的过程,建构了什么呢?大而言之,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阐释、整合诗人及其诗作内在的情 感、思想质素与文化价值等,将其凝练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意识、现代精神;二是将诗人特别是其诗作中的形式艺术、诗美个性等揭示出来,阐释、凝练成为一种中华 民族现代审美形式、审美意识。 经典化是一个过程,一种途径,一种方式,并不只是一个目标和结果。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步明确自己的方向,会对经典有新的理解,对新诗的体式,新诗的 理想,新诗的标准有更加具体明确的认识,并形成共识。经典的寻找、遴选和塑造是文学职场中人的事情,也是大众的事情。新诗“经典 ”变动不居;现代话语参与遴选、塑造新诗“经典”,新诗“经典”也因此参与且将继续作用于 中国现代文化建设,这一特点使其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有助于其继续传播与诗意的彰显,那些审美性突出的作品也因此具有了沉淀为超越时空的真正经典的可能 性。而如何使新世纪诗歌的“经典化”及“准经典化”获得有效的历史沉积、成为文学史的合理记录,则必将 成为一个关乎诗人、理论家才华与眼光的开放性话题。 创作是经典化的源头。文学经典意识是推动中国新诗经典化的重要力量,阐释经典新诗及其经典化的价值构成与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共同,奠定了中国当代 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学术前提。中国当代新诗在其所处的时代及文化语境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学特质,其发展轨迹、经典生成机制及经典诗作构成极为明显 的体现着这一点。新诗经典的生成无疑是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诗作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可阐释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的变动、新诗鉴赏和批评的价值取向以及 不同时代读者对诗作的审美和情感认同等等,都是引发和推动新诗经典生成的既有成规。毫无疑问,新诗史著作的汰洗、新诗批评的引荐、新诗选本的遴选以及新诗 教育的推介是当代新诗经典生成的基本路径。这也就意味着新诗经典化的过程存有一定的共性,这使得立足整体,将当代经典新诗的生成及其经典化过程放置在当代 文学整体发生与发展轨道之中,以凸显当代新诗的整体发展状况,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阶段性历程的共性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当然,针对新诗经典问题的宏观性考察 最终还是要回落到具体当代诗人及其诗作的经典性上。除经典生成的共性推动力以外,当代新诗发展过程中既成经典的独特性也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艺术 评价是在个人审美接受基础上形成的,但是经典的形成需要群体和时代的认同。新世纪诗歌以写作主体的大众化为表征,借助新的传播媒介,逐渐开掘和建设着大众 诗歌美学。“网络诗歌”在为当代新诗引入新的文化特质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诗歌“怪象”乃至 “乱象”。正因如此,呼吁“深度化写作”以召回新诗创作、鉴赏及批评的“经典意识 ”,在当前文化语境下亟待提倡。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深入阐释,除增强对当代新诗的总体发展状态的清晰化认知以外,在对部分既成经典新诗 的经典性反思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对被遮蔽的优秀新诗的发现与补充。这要求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要客观呈现并关照已经成为经典的新诗人及其经 典诗作的客观事实,同时更要以发掘的心态努力寻找当代优秀诗人诗作的沧海遗珠。
要领掌握
经典影响创作,创作借鉴经典。作家对经典的接受往往内化为自觉的经典意识,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文学创作中反映出来。努力创造新的文学经典是历史赋予当下文学的责任。 新经典主义最基本的要求是典范性(取经典的一个释义: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也就是注重作品艺术性,达到诗意、诗趣、诗味的完美统一。只有具备典范性和超越性才能成为新的经典。 对于创作者而言,就是不违背文艺基本理论,不犯学术性错误,体现语言的高超、技巧的娴熟、思维的灵动,孕育和再造经典。 在“豆丁网”、“爱学术”、“道客巴巴”、“中国知网 ”、“百度文库”等专业网站,甚至一些阅读量不高的公众号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文艺理论是如此丰厚,反观经典 化实践又是那么的孱弱。 经典是在一定的审美框架内形成的,而新的框架又意味着新经典的诞生。 新诗在积累了百年建设经验基础上,十分必要倡导创作的经典意识,通过诗歌教育、诗歌研究、诗体建设等手段使新诗迈向经典化道路。冯中一主编的《新诗创作美学》体系完整,可作为参照。 一个诗人能够持续性地写出优秀作品,扎实的基本功,正确无误的导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不重视理论体系,一些作者、读者或评论家难免走些弯路。诗界要敢于 揭疤,自我革命,避免不成体系亦抓不住要害的流弊。诗神时代及中国特色的诗歌作品需要广义的诗学重拾,需要有自成体系的系统讲义。 在诗歌和其它门类的创作中有两种不可取的现象,一是不讲基本知识和技法,随便写来,写完拉倒;一是玩弄技巧,没有生活体验。如此这般,所谓的文艺创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神学的尽头是诗学,大而言之可以是宏大的体系,小而言之可以是行之有效的手法。古之诗人,学富五 车,当今写手,少有专业。很多名人是沾了学历的光,有的文化典籍没怎么接触,有的书读的多,却又缺乏社会实践、人生阅历甚至情怀、天赋,故而他们的东西有 时看上去会显得浅薄鄙陋。想在新诗创作上有所造就的人,除了有才情(天赋、情怀)、阅历这些客观的东西之外,对诗学的大致认识还是要有的。初步可了解现代 诗学的体系、结构,然后再掌握些相关的表现手法,提升表现力。 新诗创作要求有一定的写作基础、文化素质、人文素养,也与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心路历程和自身的经历分不开的。 由普通作者到诗人有人生阅历因素,也有写作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功练习的问题。 天赋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在特殊的阅历中体现的禀赋,其主要特征是对艺术美的直觉。尝试创作时首先是其个性、经历、感想通过诗歌表现和抒发出来,其次是在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遵循和契合了诗学原理。 在自然创作阶段,作者可以凭着天赋和一时的灵感写点东西。而作者在创作之路上有一个正确的理论灯塔,无异会使其事半功倍。这样就要求我们培养诗的思维,掌握写作基本要领,遵从一个成熟的,系统的理论范式,并在创作上进行细化。 创作也是一种创造能力(首次提出新的概念、方法、理论、工具、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等的能力)。掌握相应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创造力的提高。 诗的实质是美的文字载体,特定条件下的特殊表述,是文学,是文字艺术。可以说其有丰富的内涵,外延也具有无限的多样性。 诗学可分为诗论诗史两部分。 新诗理论基础相对全面、系统、具体、规范的学术框架应该是这样的: 本体论(包括新诗的概念、新诗的类型、作用与影响等) 创作论(写作基础、创作技巧等) 审美论(包括新诗美学、新诗的鉴赏、新诗的评论等) 主体论(包括作者思想意识、审美个性、修为素养、人生境遇等) 发展论(包括新诗的历史、新诗的流派、诗学体系等) 传播论(包括新诗经典化等) 新诗是五四时期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词,以白话为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五四之后,诗歌创作的语境不一样了,古典诗词日渐被白话诗取代。 到了八十年代,汪国真还写些古诗词,甚至为诗词谱曲,但他的佳句基本出现在白话诗中。 学习新诗创作,需要了解新诗的成因和与古典诗词分道扬镳的缘由。 新诗的工具是白话,对诗人的基本要求是要过语言关。 新诗的类型。 按题材分类不下百种。 按内容一般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及哲理诗。 按体裁可分为韵律体新诗和自由体诗歌。 一段时间里,韵律化方法限制了自由体诗的发挥,后来有人提出口语诗的概念,实际上就是摆脱韵律性的自由体。当作者想运用更新的表现手法时,或许需要丢掉对 韵律的束缚、要求,不去追求节奏、韵律和明显的整齐划一。这种发展也已成为一种必然。诗作的意蕴表现会更完美,当然自由体诗也不避讳偶尔的自然 “碰韵”。 自由体诗的主要特点是断行方式随意、字词句章随意,侧重口语性不用韵也可蹭韵,在新经典主义诗歌中也要求每段行数有一定规律,和韵律体新诗合称“中式新诗”。 中式新诗的体裁特性: 标点规范:简练起见,顿号、逗号、分号、句号四个表示停顿的标点省去不用,别的符号可以用。句子中间省略的符号用一个字的空格代替,句末直接省略。 体式特征:要求同一作者,只有一段的微诗、小诗、短诗,各作品的行数尽量一致,一段以上的诗作,每段的行数要有规律性,如可以每段的行数相同,也可以奇数 段和奇数段的行数相同,偶数段和偶数段的行数相同,也可以前几段的行数相同,后几段的行数也相同。 格律体新诗与自由体诗歌诗体上的区别是押韵,且每行的字数也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自由体诗歌可押可不押,不要求字数的对应。 具体地说,中式新诗可以有以下几种段式: N行*X段 N行*X段+M行*Y段 N行与M行交错的段落。 断行不是“断句”。断行指诗人将本应属于一行的内容分为两行或几行。在现代新诗中,一行,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半句,甚至是一个 词、一个字。所以行不同于句,一行未必是一句,一句也未必是一行。其主要作用是运用停顿形成字词的强调,语气的转换,达到预想的效果。 以微诗为例,其基本结构为: 一个停顿 一个停顿 两个停顿 有时也可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或减少(加减停顿),看上去像把四行转换成三行,以避免那种刻意的整齐划一。有时候,也可以是一句话按几个停顿分成三行。 由此演化的3行*4段,是诗神一如自由体诗歌常用的体式。 诗歌创作要求发散思维,艺术性地组织语言。不得法就可能写不出来,写不下去,没什么可写。 文似看山不喜平,新诗创作需要有技巧的支撑才能出奇制胜。爱好者也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知识。 诗歌创作三部曲: 1.掌握要领:立意,素材,技巧(具体到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及材料安排、结构布局)。 2.形成风格。 3.突破自我。 典范性特征是新诗经典的基本标准,此外还有有以下几个特征: 1.文笔的精炼性。 2.叙述的条理性。 3.意象的灵动性。 4.手法的得当性。 5.立意的新颖性。 6.风格的独特性。 7.格调的文雅性。 中式新诗创作的大致要求和方法: 1.语言。浅显通透,平白如话,简单明了且文通字顺、布局得当,拒绝晦涩、凌乱的表达。太满主要是说主观的东西抖搂的过多。客观的东西也要精炼,有的放矢。 2.体式。各段落的行数有一定的规律。 3.图式。如诗中的意象,广义地说,中式新诗也是种图式。具象化且不是平淡无奇的罗列。 4.技巧。表现手法侧重人格化、灵活运用比拟等修辞方式,兼顾对照、类比、转折等。 5.叙事性。(或故事性、戏剧性、情节化、生活化,作品的基本要求是言之有物,落实到具体手段的最佳方案就是叙事,体现在文本上就是主要对象有目的,大多要素有前因后果。) 6.情感线。意识流,开始、过渡、结尾相互呼应,把以上5点自然融合到一起。一首好的诗可以借一个主线通过诗的语言表现一种特别的禅意之美,升华了的诗意。 希 望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过时;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这是早期的格律体新诗,现在还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写,就没什么进步了。 兰 花 草 从山里回来 你随手带来一簇 柔弱的兰花草 月明时分 你偶然看到她 含着泪光 和星星对话 弥漫沙砾的路上 你独行踽踽 不知谁会为你绽放于 茫茫戈壁 冷冷清清 寥落的星际 浅笑的弯月像是嗅到了 隐隐的心香 这是诗神一如注重情节化的同一题材作品。 情节化简单点说就是运用情节,因而让意象活起来。通过情节性(点)体现情感(线),从而形成相关的面,达到体的实现。意象,比喻等等,这些都是初级的,最 后要用来辅助情节或情感线。诗作者要善于以情节点、情感线、意识流的律动和深度意象构筑感染力,实现化境之笔。(小诗不重叙事,偏于灵性,有其独特的手 法。) 其实诗歌可以通过诗意的叙事达到诗意的抒情,这样也就会灵动自然,让意象活起来是新经典主义诗歌流派的主旨之一。 好的文艺作品兼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就是用技巧辅助情节或情感线。表现力是诗的生命,感染力是诗歌经典化是多重力量参与完成的动态过程的灵魂。 陌生化(新奇化,摆脱一般化)提法可行性的前提是作者的熟悉。熟能生巧,一方面熟悉自己的情感溯源,一方面要熟悉创作手法,从文字雕琢开始炼字炼句,熟 练至炼意。能做到兼容形式严谨,手法中规中矩的古典主义,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浪漫主义以及其他创作方法。 写诗是一种修行,潜心修炼终有神来之笔,历经淬炼会达到质的飞跃。练笔是炼字、炼句、炼意、炼格,也是炼心、炼气,直至臻于化境,浑然天成。进入状态时会 尽量把主观的东西客观化,让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主观的东西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我们也可以将新经典主义诗歌创作简称为“高格写作”。以精炼造句,雅致润色,丰富层次,风雅文章去体现深厚修养,高雅格调,纯洁品格,超然境界并成就文雅风气,良好风化,文明习尚。 对文字的雕琢只是起步。既然写诗的最高境界是“诗外之意”,就不要受语言的束缚,这样才能流畅自然,没有造作之感。 意在笔先,诗到语言为止。 小时候老师教写作文时有一句话,到现在也很重要:形象鲜明地跃然纸上。 在诗歌创作中灵活、生动地运用叙事这一表达方式,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基本办法。可以进一步深度挖掘,用感染人的细节作为点睛之笔。 作品的叙事注定了自然的架构、脉络、走向,理所当然地也需要有角色,把书写对象人格化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非此,你说出来的就会像说明文、议论文或别的什么了。如果你的习作是一个诗化了的小记叙文,那么恭喜你,入门了! 文学中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那么叙事也就是一种以记叙、描写为主的基本表达方式。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叙事是“诗外”通向“诗内”最基本的桥梁。与叙述、陈述、盖述、描述、论述不 同的是,“叙事”相对来说要具体些,写出来最好不是笼统的讲述、解释、说明、议论、总结、用大词甚至直接抒情的句子。那么 “叙事”两个字再拆开来可以理解为细节描写或情节展现。一些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也可以通过叙事来实现。 写诗是耕耘,叙事是土壤,没有情节性,作品就会显得空泛,甚至空洞。把握好叙事,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虚构,只选择和立意相关的素材,克服晦涩,直白,两 个流弊,尽量别把诗外之意直接说出来。练笔时达到“能品”,最后才可能是“神品”、“逸品 ”。 文学史上的一些文本,现在看来可能是初级阶段不成熟的写作。 好的诗人会把可读性作为基本前提。有些所谓世界名著是没办法读下去的,其中确实有写的不好的,冗长拖沓,漫无边际,不够生动形象的评述概括俯拾即是。令人惊叹的是一直没有人出来批判这些作品。 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诗的三次浪潮(当代汉语诗歌最具实质性影响的努力),即现实主义诗歌的勃兴、朦胧诗的崛起、新生代诗歌的涌现(口语化努力、叙事性表达方式的强调)。 前两个是后一个的铺垫,后者允许恰当地运用技巧,这样也可以兼容前者合理性的东西。可以说现代诗的最高技巧是散文分行,但诗歌明显的特征是精炼提纯后的文字。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样诗歌理论上最经典的语录,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理论。它侧重的是创作论的选题立意、收集素材及主体论。要善于通过多元化的思维、多方位的思考形成有机的张力。 写作要学会讲故事,构思情节,然后上升到灵动,这样才不至于言之无物。用心里话讲点感人的事情,再用神话体现神性。此处的神话是指诗意生活。来源于现实,超然于现实。很多人不朝这个方向稍微做一点努力,所以总是让人觉得少点什么。 新经典主义诗歌流派欣赏带有叙事色彩的唯美诗歌并以此为标尺。一首好诗会“有事有情”,这里的叙事意味着生活化,运用情节性、人格化手法而使语言生动、丰富诗美维度。 叙事性的运用相当于禅宗“见山还是山”的层次。叙事性中有情节、经历、见闻,远景、近景、特写,心理、情绪、感想等诸多可以选择的要素,可为之巧妙组织布局。 而今,又有学者把作为写作基本要领的叙事提到诗歌创作上来。这样有助于纠正作者写作上揠苗助长的偏差。 诗意叙事的架构可以是情感线,可以是事件或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独辟蹊径让人耳目一新、有血有肉的元素更招人待见。 (抒情文本中,这一叙述动力结构可以在三重关系中表现出来,即时间、逻辑与空间关系。这三重关系在叙事文本事件的组合与情节发展中依然存在,但在抒情文本 中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它们所形成的叙事动力与读者动力相结合,共同推进抒情诗的叙事进程。《论抒情诗的叙述交流语境》对抒情诗通过抒情主体对抒情对象 的情感抒发实现叙事交流,并最终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的情况进行探讨,认为这种交流“既可针对特定的个人与群体,也可针对抒情人将之人化的自 然物体,还可以针对抒情人自身”,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与最广大的读者的交流,引起读者的共鸣,实现情感的共享。) 胡适革了古典文学的命,文学获得了新生,但也要赋予其以新的灵魂。表达效果上,最重要的就一个字:活。活就是生动,就是让意象活起来,有一点儿情节,有点 故事性,也叫叙事性,让人如临其境。另外,写不下去的时候,都认为自己是想象力不够,实际上是情感没达到相应的深度,思想感情达到了,才能搜集可用的素 材,写出有感染力的诗句。 主席在世时,在和陈毅谈诗的信中,并没有肯定当时白话诗的完全成功,他的借鉴民歌而产生新的文体之预见,其实也就是期待着自然流露而非故意做作的好作品出现。 散文是一个基础,可以以之练习神不散,可以从散文的写作或鉴赏中掌握写作基本技巧,并为诗歌提供借鉴。 现代诗表面上是和散文区别不大的语句(白话,口语),行文上却已破茧化蝶了。 从用诗的方式写散文,到以散文的方式写诗,是一个质的飞跃。 叙事有别于泛泛陈述,属于基本入门的东西。意象组织成意境,意境演绎成意蕴才有望成为逸品。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虚构技巧来丰富叙事层次。 一直说创作来源于生活,那就只写经历过的,没什么虚构成分的,这样创作总会受到局限。 特别是当你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生活,实际经历时,你可能就会不怎么重视艺术虚构了。甚至都不重视写作基本知识的掌握了。 可以先把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全面掌握并做到活学活用。这个要求高了点,像对文科状元。 笔耕不缀,经常练笔是创作者必要的磨练,但即便天才也需要有相关经历、感悟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习惯赋比兴写法的,赋也要运用贴切,不能盲目铺陈,说不到点子上。 形象思维的构思应侧重找故事,想情节,避免不必要的概括、总结、泛泛陈述的句子。让意象活起来,这样诗作才不至于显得干瘪空洞。不直接表明观念、感受、情 绪等,谓之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一直这样约束、苛责自己,终会产生意外的效果。 抽象思维形象化,可以有料,但这个料要服务并不影响你的立意。有点东西印证,植入事件,补充一下情节性会更好些,现实生活,历史故事都行。 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伏笔照应、托物言志、设置悬念、渲染环境等。 修辞方法64大类73小类: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 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 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 代、用典、引用、移用、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舛互。 https://mp.weixin.qq.com/s/Car2wKKVGhvKBkOcpFXnFQ 其中重要的比喻更可细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等。 胡壮麟还有《中国比喻理论的发展论述》一书做专门论述。 图式理论须掌握的几个要点: 1.图式——图式这一认知心理学概念,在文化艺术上就是人脑掌握的各个单元、各种元素组成的审美心理结构,比如意象、情操、文化素养、背景,甚至事件、现象、脉络等,简单地可理解为综合因素及其构成的内容。 2.体式——比如有规律的分行、分段,是图式简单的整理和基本的修饰。微诗、三行诗是习作者炼笔的基本方式之一。要学会用寥寥数语把意思表达明白、事件表述清楚的本领。可以无技巧,不可无功底。 3.招式——所谓无招胜有招,实际上是能随心所欲、灵活合理、娴熟地运用各种技巧,是图式的深度加工和具体运用。可以因而形成平 行图式、交叉图式、延申图式、重叠图式、回环图式、变异图式以及模糊图式、朦胧图式、隐性图式等。而新奇化更是直接满足了诗美品格的开新要求。 隐性图式有主观意识的间接表述和某一图式的间接表述。 佛陀拈花微笑,用一枝花代表不用语言描述的真如。叙事平淡,平铺直叙,也是不可取的。 诗歌以含蓄内敛,适度的外延为妙。现代诗歌创作中的“反抒情”,实际上是冷抒情,反对伪抒情、空洞抒情,也就是要言之有物,形象思维,用具体的东西说话,让诗活起来。 有感而发,什么事让你有感而发呢?你只要把这个事写好,写奇了就行了,不是围绕你的感去写。 人的精神建树,是新诗的审美核心。但主观感受又以不直接表述为妙,这样就需要意象,特别是动态意象的运用。 在诗里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看上去是在描述一个故事情节,就把主观的东西隐藏起来,让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了。简单点,用一个字说,就是禅。 图式的间接表述,比如诗神一如《不小心走进你的试衣间》这首诗,整首诗没有一个月字、一个燕字,但却又写了月和燕子。 不小心走进你的试衣间 妈妈带我们 走进这世界 ——你的试衣间 那时候 你的衣裳 是洁白的云彩 偶尔挂起 雨的珠帘 那时候 雨是我的心情 风在大地上 建了一个花园 我们张开翅膀 飞向北国 诗神也在那 他把我当成诗眼 花儿说要和你媲美 那荷韵 却在你目光的照映下 楚楚可怜 带你来的风儿 走到秋天 萧煞的光景 不如从前 中秋的夜里 你圆着笑脸 湖水像面镜子 爱不起波澜 你还是留在这里 还是那件衣衫 天气渐寒 你不说孤单 就这样送我一程 相见变成怀念 我要飞向南国 回到妈妈身边 艺术创作实际上是有扑捉美,表现美和挖掘美,提升美两个阶段。诗歌的美,既有形式美、结构美,又有语言美、音韵美,更有意蕴美、情趣美。学习诗歌是享受美 的愉悦之旅。好的诗歌以语言特色见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应该让人看懂,让人爱看,让人想看。 诗人有灵敏的艺术嗅觉,会自觉把握拿捏和体现诗美本质及基本要领,如脉络清晰,层次起伏,趣味性强,意象经营大于修辞等。 新诗的经典性在于其审美规范,即艺术性,包括典范性和新奇化两个层面,精炼语句,侧重惊奇乃诗之要义(熟悉的陌生人,语言浅显又不失意蕴)。善于调整视角,惯于仔细构思。诗作可由此渐次进阶为能品、妙品、神品、逸品。 新诗创作化繁为简的基本要领:合理安排形式要素和内容要素,达到表现力(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手法)和感染力(情:情节、情感线、情境,意:意 象形成意境,意境造就意蕴,意蕴升华意味)的完美统一,从而达到品(独特性)的实现。重视炼意,意炼好了,就会有品有格,字、句、篇也就都顺理成章了。以 此衡量,名篇未必是经典,不为人知的佳作也未必不是绝妙好辞。 新诗的基本抒情方式 直抒式:以情胜——写情型,以理胜——写理型,情理交融——情理型; 曲抒式:以形传神——形似型,以神造型——神似型,形神兼备——兼备型; 合抒式:直觉型,意象型,综合发散思维型。 新诗的基本结构类型 (根据新诗的内在逻辑线) A.块状结构:块点式 B.线状结构:1.顺序式 2.直进式 C.平面结构:1.并列式 2.跃进式 3.豹尾式 4.环结式 D.双层结构:1.交叉式 2.反复式 3.对比式 E.多层结构:1.断层推进式 2.蒙太奇式 3.立体式 文学作品没有亲和力,不够鲜明生动,其经典地位是不能确立或维系长久的。一首好诗就是形式,内容,技巧的圆融。不得法,就写不出效果。新奇化(陌生化)的途径即过程和方法,应限制在文学艺术范畴内,而不是把好好的东西弄得不伦不类。 一些诗歌走向了散文化,流于平淡叙事,局限在细微处理上,缺乏典型性,立意不佳,不够新奇,流于一般化,有的你读了之就忘了他写的是什么了。反之为什么一 个不被诗评家看好的汪国真诗作却被颂为经典呢?故而在立意和抓取切入点上侧重典型性、新颖性,以鲜明的个性唤起读者的共鸣,仍旧是迈向经典的必由之路。 什克洛夫斯基有关“陌生化”中对于“语义转移”的诸种说法,被他引以为据的,有意象、比喻、明喻、暗 喻、双关、代用语、指代、逆喻等等,不一而足。总之,“将材料置于一个异乎寻常的位置”,乃是“陌生化说 ”的基本含义之一。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戴着镣铐跳舞是一种超能力,形式与内容的结合需要作者以相对稳定的范式体现新意。 以古典诗词为例,主席用了很多词牌,但在创作这些诗词之前,先是对形式的掌握,然后是内容上的落实。中式新诗相对简化和界定了诗歌的形式语言,侧重了内容的丰富和变化,以此实现新诗创作的精湛追求。 诗美品格
浪漫主义是开放的审美范畴,是文学艺术传统的创作方法,也是一直延续至今的基本脉络和走向经典的基本道路,其实质亦即核心是浪漫主义精神,作者往往走唯美 路线,注重美的挖掘。而今当代文学艺术丢失了一条优美的路线,美的意蕴及表现力成为创作上普遍的短版,但仍有一些入世诗人及隐逸诗人坚持操守,以纯粹的艺 术观创作精品,塑造经典,开启出浪漫主义的新篇,闪烁着浪漫主义的光芒,诚为诗界之幸、文明之福。当下诗歌创作从着眼于铺陈到转向细微描写,从以往的积累 词汇、罗列辞藻、照搬技巧等走向叙事、走向神性、禅意,以浪漫主义的经典创作观为主导兼容并蓄,是诗歌创作的必然之路。 富于想象的、惹人欢心的、出乎意料的、不同寻常的、富于传奇的,和美好情怀、意蕴有关的,都是浪漫的特征。浪漫主义强调主观愿望与理想,本质上是性灵、性 情、情怀的产物。注重想象和灵感,提倡精神自由,仍是极具生命力的美学价值。新经典主义诗歌流派的中式新诗,旨在回归浪漫主义优秀传统,同时关注新思潮态 势,有机地借鉴吸收,让诗歌的生命日新月异,永葆青春。 所谓诗心,是心灵、灵魂、精神到了一定的境界。从这种意义上讲诗应该人是种创意型人才,要有经典意识、诗美意识、超越意识乃至创新意识。疮痍产生创意,偶 尔带入失意的成分(也可以是苦闷、惆怅、痛楚、孤独、漂泊、失落、忧郁、思念、伤感),形成对照,会加大纵深,要善于写五味杂陈的生活。 诗非刻意为之,要不留痕迹,恰到好处,又要绝妙。 说起来越简单,写出来就越要绝秒。文无定式,意无边际。文武之道同理,都需要有功夫,有步骤,有变化。 智慧人类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卓越创造超越了神话,而中华文化尤其独特、别具一格。讲求神韵的中华文化是这个民族精神的独特体现,美轮美奂的诗歌更是经久不 息地流传着。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对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不啻为一个有益的启示。将中华传统文化的 精神气韵接续下去,需温故知新,借鉴国学。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诗言志,小而言之是志趣,包括精神、情感、感悟,大而言之可成为一时期才思的凝聚。创新更需要有性情、有志趣、有阅历的大手笔。 从理论到创作,佛教思想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内容上和形式上的双重契机,对律诗和纯文学的产生起了直接的作用。以禅入诗更是使禅诗成为唐代诗坛的奇 观。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源于屈原,至盛唐又是一次高峰,不能不说,佛教经典中那些瑰丽的景象丰富了文学作品的浪漫色彩。 佛教影响了文学理论的现量说,境界说,妙悟说,神韵说。 禅宗兴起后,诗人受禅的影响,以禅入诗,促成了古代诗歌审美旨趣的成熟。唐代大诗人王维以山水示禅境,最为杰出,有“诗佛”之称。 宋代说禅理、示禅境之诗更见繁多,这时转以筋骨、理趣见长,苏轼、王安石、黄庭坚、及当时被称为南宋初度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把诗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趣的境界。 禅诗的兴起也导致了“以禅喻诗”的诗歌理论的诞生。前人将它分为“以禅参诗”、“以禅衡诗”、“以禅论诗”三个方面。 以禅参诗指以参禅之法阅读、欣赏诗歌。不拘泥于文字,讲求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以禅衡诗是用禅家不同的派别来比况诗歌,借以评品诗歌的高低。代表人物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有完整阐述。 以禅论诗多是借禅家的妙谛之说来论述如何作诗。 金代元好问说“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为达到思想境界的超然,史上不乏远离尘世、走向山林的儒释道徒,那时的人们就意识到了纯粹的文学应不为尘世间的幻相迷惑。 近代革新的思想先驱们在新文化建设中,对儒家以外的传统文化产生了特殊兴趣。以“普渡众生”的救世哲学为理论的佛教文化就是在这 样的背景下再度兴起的。从龚自珍、魏源、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章太炎等相当一批思想家和文学家,都曾一度虔诚崇扬佛学,称颂佛理。废名、丰子 恺等人的作品中,明显弥漫着佛教禅宗的那种宁静淡泊、清幽旷远的人生境地和舒缓雅洁、坦荡从容的心绪。较为突出的有许地山的《命命鸟》、施蛰存的《鸠摩罗 什》以及废名、俞平伯、丰子恺、夏丏尊等人的佛教禅宗趣味浓郁的作品…… 国学中典型的隐逸文化中,隐者仙风道骨,心境亦如月光,作者也会因超然的心境,身在喧嚣都市,笔下却是青山绿水,身在尘世,文笔却有着神话色彩,诗亦如绘画之写意,而不是照相,超凡化境。 总之,新经典主义诗歌流派注重作品的典范性,倡导简约、禅意、灵动、人格化,有泪、有笑、有故事,空灵彻悟的诗风,推崇自然,不造作,用平常的语言达到新奇化效果。 作品可由灵感突现时信手拈来,于不经意中诞生,写出率真之作,也可因研习磨砺打造,日趋完美,留下性灵之笔。 作品应基于和提升公众认知,大众也好,小众也罢,总之不该是只给自己看的没艺术性,没水准,没品位,胡编乱造的东西,经典的反动。 足够的生活阅历,坚实的语言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知识结构,娴熟的诗歌技能,宽广的精神气象,鲜明的个人风格,符合文艺基本理论,有艺术性,有独特风格及新颖性的创新之作才可能成为经典。 本流派提倡注重典范性——掌握基本技法,语言功底、表现技巧、提升文学造诣,人文素养,树立精品意识!表现生活磨砺,人生阅历及感悟,丰富精神意蕴,形成多维视野。 成功的作者往往会在随物赋形的基础上赋灵于物、实现独具匠心的艺术性,从而言之有物,体现思想性。 性情中人
诗歌是引导灵魂的巫术。人生阅历、文化基础、艺术构思三者相得益彰是培育好的作品的最佳土壤。 古典文学兴盛,和彼时文学以至于人文基础坚实是分不开的。 文如其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是时代精神、传统文化、文学审美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达到了“道、技、人”的统一。 心灵有光就不会孤独。诗格也是一种人格。性情超凡脱俗,却有着刻在骨子里的忧患与沧桑,这是大诗人的一个共同特质。 成功的写作,凭的是内功的修为与历练,说到底是作者人文精神塑造。功夫在诗外,个人修为、人文素养、世事历练、人生阅历、题材选取等思想性方面的具体内容 应是作者求诸自心、冷暖自知的大话题了(这也许就是贯穿诗人作品甚或人生的主线)。 人生的意义在于心灵的闪光,文艺的意义在于心灵的升华。艺术是文明的灵魂,艺术家都有着有趣的灵魂。写诗必须有情怀,若这种情怀贯穿一生,文笔出众,那你可以称为诗人了。 前景展望
理论上无视诗歌多元化事实,一概而论的固有思维不具备延续性,现代诗需要知性,需要有情感溯源,需要用诗性体现人性、神性。 一些人唯现代派为尊,误用“西医疗法”,诗论写得艰涩拗口,纠结于一些舍本逐末的西方话语,诗作也走向了凝练、化简为繁、删繁就 简、无迹可求的反动,这对中式新诗的发展是没有裨益的,遣词造句没磨练好,却去进行反语言实验也颇感荒谬。新经典主义诗歌流派同时注重借鉴中外诗学中的及 物、叙事、意蕴开掘等可取性的东西。 民间写作的草根诗人是新经典的生力军。千万不能让某些新诗上品永远埋没在历史的泥淖里,也不能让平庸之作混迹在艺术“经典”的行列。 当下应以诗学和审美意识的现代建构为重要评判依据,对现代诗人、诗作进行新的审视定位,从而真正发扬诗教传统,展现诗歌魅力,树立诗界新的里程碑。新经典 主义诗歌,曾是诗歌档案之外的秘密事件,但相信当我们的作者、编辑、读者都推崇高雅趣味,社会文治教化也提升到相当高度的时候,人们的精神生活就会是一个 美轮美奂的世界。 学习精神的经典,坚守经典的精神!发现经典,鉴证经典!心向经典,必成经典! 俯瞰历史进程,展望人类文明。弘道以为己任,鸣磬更当前行! 中国诗歌,神话不灭! 经典万岁!经典精神万岁!新经典主义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于北京 (部分观点引用理论界相关学者论述,本文未特地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