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 文 艺 书 |
|
兴 文 艺 书
君子成人之美。
一如最美中国梦 大江东去 风生水起 在华夏大地东北部的北大荒,有一条嫩江自北向南奔腾不息,流到肇源段后向东汇入了滚滚的松花江。1967年,完美主义者、理想主义者诗神一如就出生在嫩江下游东岸的这个农场。 小学时,一如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儿歌、古诗的美感染着他幼小的心灵。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兴趣、痴迷延伸到大千世界、宇宙万物,直至后来形成了文明兴盛的思想。 十五岁后,一如偶尔涉及诗歌创作,高中时又萌生了更大的志向——做个卓有成就的影视编导、人类文化的集大成者,也就没有为几首小 诗去和报刊联系。数次报考艺术院校影视编导专业未果后,一如漂泊至京,命运没有给他常人顺风顺水的生活,却让他在坎坷砥砺中磨炼心志,于世事沧桑中造就了 大美情怀,寻梦、追梦中精神升华至菩提之境。以弘扬华夏文化、促动人类文明中兴为己任,梦想成为大文化家、当世之集大成者,又意外地由佛教禅宗悟到了灵 性、超然、淡泊。历经人世之沧桑,却言风月之轻悠。走过的路最为艰辛漫长,心境却总是超尘无染,能写诗却不刻意写诗、不得志时乐于做个山林隐者,寄托世外 桃源的理想。执着的文化梦想、诗美品格的追求、孤标傲世的境界,富于戏剧性的人生阅历、对人类文明独到的见地,鲜为人知的诗梦里程,超然于世的隐者风范, 无愧于诗神的称谓。不俗的立意,唯美的诗风,神话般的笔触,写活了自然,写神了梦幻,浅吟低唱,用白话写出媲美古诗词的佳作,奇迹般实现了诗歌不灭的神 话。 百舸争流,谁领潮头?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此第一境也。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此第二境也。“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此第三境界也。 文化的里程碑的树立并非都一帆风顺,领军者大都有一波三折的人生阅历和丰富不凡的情怀感悟。之前,一如的情感生活是部戏剧般的单恋史,时光借此雕琢出一位隐逸山林的情诗王子,不为人知的诗作经多年的发酵,散发出异样的醇香。 为文明全盛辛勤耕作,致力文化创新和文明创建不屈奋进。当人们大多去追求富足生活时,一如却兀自走着性天风月的心路里程。一次次诗意的邂逅奇遇,一首首清新诗作以及性情中人戏剧性的人生经历,为这诗梦里程增添了神话般的色彩。 生活的熔炉酝酿出岁月的酒香,熏陶出一颗诗心,一如倡导现代性的诗美品格及文明兴盛的文化理想。不要说这个世界不美,关键是你有没有去发现、创造美。—— 一如如是说。 时代背景 创意致胜 人类文明史上,创意致胜的案例不胜枚举。 “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说的是创意的作用、智慧的能量。 卡尔.马克思著书立说,影响了世界的格局、历史的进程。是亘古未有的超级创意。 高度发达的美国占有世界五大智囊的三个,但也曾因为没有采用兰德的策略而错误地发动了朝鲜战争,又因为采用兰德正确策略成功地实现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邦交正常化。创意这块跷跷板甚至决定了世界格局的沉浮。 加强文化软实力,实现出彩人生,群策群力、做出划时代的、历史性的作为,为中国梦添彩,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创意。 指导思想 华夏瑰梦 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创造,一个时代的创造离不开创新,一个出色的创新少不了创意。 习总书记的“中国梦”论述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学说的延续和升华,是当今时代最美最好的创意,具有无穷的魅力;总书记“实现中国梦”的号召激发了亿万人民奋进的热情, 更多的人投身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洪流中齐头并进、力开新篇,掀开“我的中国梦”最华丽的页章! “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文化同步于新时代的标志,诗神一如愿以此为出发点,画龙点睛,推出神级创意、圆一个创意大师的梦,一起去实现我们共同的最美中国梦! 从思考生命意义、做人道理,到真诚奉献、执着求索,驿路风雪,孜孜以求,百转千回,不弃不馁。望与有识之士携手并肩、身体力行地去复兴文化、塑我国魂,实践划时代文化人的真正造就,让充满生机的精神之河永不干涸! 我的创意 美奂美轮 主要为“文明兴盛新课题”(文化创意)和“诗神一如最美创意系列”(行业创意)。 党和政府一向注重文化,文化理论也在日臻成熟、不断提升,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发挥文化感召力,践行文化大业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具体体现。 拙著《文明兴盛新课题》主要分三部分,概要为: 御风而行——文明兴盛全景图:人类文明大视野下的中华文化。 继往开来——文明全盛畅想曲:中华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促进人类文明健康向上地发展。 康庄大道——倾力构筑文化梦:列举几个需以国力去运作的重要项目,简称“三星计划”。 文明兴盛新课题
——迈向伟大未来的文化脚步 社会进步、文明兴盛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社会的进步发展,文明的全面兴盛,自古为有识之士之使命,更是新时代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时代大潮,风起云涌,文化不可避免地经历质的裂变。随着生产力和新科学、新思想的发展,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积极因子的重拾、整合,本就延续着的人类文明实现全盛不是梦想,战鼓早已敲响。 文化创新、再造辉煌需要“促进派”,塑造文明体系,振兴文明的生力军不可或缺。文明全盛重要的在于更多的人们积极行动起来,致力中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是个有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民族,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总有沥血人类文明的仁人志士披 肝沥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传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新的世纪,炎黄子孙不仅要极大地提 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更当再接再厉走在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卓越的贡献! 御风而行——文明兴盛全景图
人类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制度(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为基本过程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 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制度)的变革、更替及生产力、思想的解放、飞跃,人类走出野蛮时代,步入了三次大的文明兴盛期。 人类文明体现为文化的广泛性、多样性,人们常以精神文明中的耀眼点文艺(文学艺术)为代表。 诸子时代(释迦牟尼、孔子、亚里士多德等开始的古典文明时期)人类文明陆续迈向第一大兴盛期(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闪耀着永恒光辉的灿烂文化和杰出人物。 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陆续迈向第二大兴盛期。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出现,人类开始了实际意义上的文明全盛运动,陆续迈向第三大兴盛期。 19世纪初为文明全盛运动铺垫(萌芽突破)期的开始。此时起人类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越来越科学化——系统化、完整化、具体化,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杰出的思想、文艺作品也不断涌现。这时期,社会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被科学地整合,成为强大的动力,社会在震荡、革命中迅猛前进。 中国从第一兴盛期稍做过渡,便从几乎毁灭的边缘迈向第三兴盛期,跨度之大、进步之迅速、斗争之激烈令人瞠目。睡狮猛醒,后世引导人类文明全盛运动的主帅应 为中国。中国为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中国文化积淀中有浓厚的高尚美好情操成分且持续倡导,这正是人类文明全盛不可或缺的(汤比因认为,中国两千年间所建 立的功绩是中华民族一直保持下来的美德的缘故,这种美德与儒家学说有着密切联系。)。新的时期,中国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呼唤人类文化 的伟大复兴,如何不负使命,更好地促进文明全盛运动,是个新的重要课题。 文明全盛运动的起跑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至六、七十年代)。国家的成立,内战的停止使社会局面相对稳定,而建国不久,年轻的共和国就无私地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甚至派出援战之兵,全力让他们站立起来,和自己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这一时期,社会现代化思想形成,波折中政治开始治理,经济向前发展,杰出事件辈出。大陆、香港、台湾以不同的风姿开始了文学艺术的大繁荣,两岸三地涌现了 大量空前绝后、不同凡响的文艺经典。在大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指引给了人们方向和动力,文学艺术家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精神创作出大量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同时,港台地区许多优秀的文化人也充分发挥才华, 造就出可观的的艺界典范。 八十年代,随着大陆改革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借鉴的频繁,文明全盛运动进入加速期。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倡导了思想解放(延伸到精神文明建设和 提倡先进的文化)。在大陆,人们实实在在地补经济课、文化课,世界各国及港台优秀文化被进一步学习、借鉴和发挥,而许多西方国家的人们也更大程度地迷恋上 中国文化,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港澳回归、奥运申办等重大事件更加显示了中国傲然于世的丰姿。 本世纪20年代前后,人类的文明全盛运动将进入漫长的持续期。人们会继续在“和谐社会”、“和平发展” 主题下共同吸吮优秀文化的乳汁,加强借鉴、合作,求同存异以期共同繁荣,努力解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实现中华乃至人类 “文化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给中华乃至世界文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领导层已有意将“审美教育”、“文化创意”提到议事日程,策划人、创作者应再接再厉,迎来又一个 “百花竞放、硕果累累、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光辉时代”。 人类的创造进一步多样化,人类文明每一次大的兴盛都会应运而生新的思想、科学及文学艺术典范,伟大的文明兴盛处于方向性选择的特别时期,需要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对文明全盛运动的深刻认同和戮力奋斗。 首要的是是要从传统文化中弘扬民族精神、领会人文意蕴、继承文化底蕴、接续神话情怀。 文化是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人以其相应能力展现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组织制度(政治生活)等社会事物及现象。 文化可以说是物质产物与精神产物即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总和,有时也单指与意识形态范畴相关的事物。 文明是一定高度的、成熟的、相对正面并有一定整体性的文化,是社会进步及其状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文明是人类生命、心灵的创造——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道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文质斌斌,然后君子,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亦。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君子立言,文以载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君子四教:文行忠信。 寓教于乐。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文化之为上层建筑,又云“人活的是精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化的创造价值无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化的主体是人,文明发展中承认个体力量、作用,发挥个人的能动作用,自我修养、人格塑造都是必要的。 人类文明的兴盛不在于某个人的力量,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基础上集体的自觉。 修齐治平是这种作用的表现。 这种作用上升到一种精神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旧能够屹立于世,主要的就在于这种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不进则退。发展才是硬道理,文化也是这样,应该日趋完美、生生不息。没有创新也就没什么出路。欲求新生,必须“全凭新意下工夫”。 真正的兴盛应是整体的、全面的、大众参与的自上而下的有气势的生龙活虎的文化活动。 审时度势,合理规划,认真落实,长足进步。薄弱环节的解决有益于创新求变和良好机制的形成,进而,重要项目的规模化和细化极为重要。 狮 子舞绣球,龙舟闹新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文明全盛旨在于人心向善、人心思变、民族凝聚、同心同德、文化融合、世界大同的大背景下,发挥团队力量,弘扬真善美,实现文化上质的飞跃,促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从而令中华民 族真正地净化心灵、健全素质、具体而微、美轮美奂。 继往开来——文明全盛畅想曲
三个时期的共同点是人类社会、文化于返本开新(温故知新、继承发展、继往开来)中实现巨变。每一兴盛期都无一例外地随着起伏跌宕的社会变革、文化冲突、意 识更新而来。继承发展并行不悖和不破不立的难度可想而知,毛泽东所说之“扬弃”绝非轻而易举,“弃” 常是大的冲突,“扬”的阻力也非同小可。 人类文明向每次大的兴盛期迈进时,都尝试以最大努力继承先人优秀文化的合理成份,孔子的“克己复礼”、文艺复兴时“ 复兴古希腊文明”主观上都是如此。,仁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文明全盛时代倡导“继承发展 ”是继承优秀传统上的创新。是将过去的有生命的东西融汇到新时代新文化当中,构建新的面貌和格局。准确地说是“超越传统 ”,而不是“回归传统”、“复兴传统”。 每次大的兴盛期同时又是各民族或地域的文化大融合过程。如《共产党宣言》所说的:“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 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社会主义文明要涵盖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的文化成果,文明全盛持续期需再接再厉。但现代社会,我们的文化创作若缺少批判继承,缺少创新再造就无以超越前 人。有此二者,文化可生生不息、欣欣向荣,无此,则在所难免地要向负面“发展”。 温故知新、继往开来,不该继承的就弃之,可继承的也要有机地吸收。封建社会有固步自封的成份,资本主义社会有放纵人生的负面因素,资本主义使世界进入了现 代化,但各种社会文化矛盾也日益突出地显现,第三大兴盛期应去芜取精、去伪存真,人们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责任更为艰巨。 文明是相对于落后的生产力、愚昧的智力、卑劣的人性等不文明方面而言的。 精神文明的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正能量文化的发展也会不断遇到各种挫折、干扰,混淆认识,影响人们同心同德。认识上必须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原则坚持、持 之以恒!让真理进一步科学化、明确化,抵消各种荒谬思潮的滋生,使在各种侵蚀下迷了航的文化事业涤尽尘埃,破浪向前。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这三点在新文化当中往往是融会贯通的。人类文化的大方向是健康发展,这样就必须首先树立和牢固道德观念,摒弃低级趣味,彻底防止精神上的 “免疫系统综合症”。 当今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蚀日益突出,浅薄、粗陋,毫无灵性的伪艺术泛滥,也有伪学者故作高深,故作明理为之鸣锣开道,为之披上“文化”、“艺术”的新衣招摇过市! 浊流冲来时,文化人推翻祟高,放任低俗,扮演开路先锋,摇旗呐喊,为之呼吁“自由”,既无知又可耻!随波逐流、将艺术降格为低俗不雅、甚至堕落则更为可悲! 文化殿堂不速而至的黄客、黑客、灰客等常模糊人们的品格观念、人性原则乃至文化精神,一些腐朽没落的东西常草草包装上“文学”、 “艺术”甚至“学术”的外衣后斯文扫地地公然贩卖!形形色色龌龊低下的文化产品还大有市场。 健康文化是创造的升华,不知自重、不觉难堪,愚昧、无耻无良知、不知节制、无礼节、粗俗不雅的腐化病态产物早当休矣! 文明兴盛的大潮势不可挡,她终会淘去泥沙,焕发新颜。社会文化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一些负面、腐朽、落后的东西还需要我们用优秀的文化、精神去战胜。 弘扬真善美必须先端正审美理念,提升文化格调,倡导文化品格。 中华文化具有优秀的伦理传统和超然的美学创建,通过独有的精神气韵体现出光辉的人性美和意蕴美。高风亮节、莲花品格、松竹气节。在文化上首要的是约束品行,不为不良文化所染,继而弘扬正气,做文明兴盛的生力军! 健康文化力求“纯亦不已”,具有经久不息的魅力和不可估量的艺术及文化价值。文明全盛时代保持文化操守、身体力行,无尚光荣。 社会主义荣辱观高屋建瓴地提出,身体力行地落到实处,必将对中华文明的健康发展起到极大的捍卫和促进作用。 文化是人类进化,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必然产物。文,本来就有文饰、装扮、雅致的意思。一个民族淳朴的风化,根植于心中的人性美,是起码的文化。 “克己复礼为仁”,真正的文化人唯有树立正确荣辱观,约束品行,净化心灵。 先进文化的实现是个严峻的课题——捍卫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之根基。以史为鉴,高大的莫斯科打倒过希特勒,但飘扬的红旗只一朝就被西风吹落。我们不该时刻警惕?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首先在于这种“民族的”有其优秀所在,如传统文化独特的风韵、灵性。 激浊扬清,诗意回归,唯有心灵之美,方可诗意栖居。 文明发展刻不容缓。文化创造任重道远。 我们这个最早领先于人类的文明国度,在关键的发展进程中前进的步伐一度滞重、落后,甚至险被淘汰…… 共产党,我们的带头人带领人们战胜了旧中国的深重灾难,几经曲折终于成功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而以文化为自豪的中国,文化和各项事业都要积极踊跃地争取领先和最大限度地贡献于人类! 与此不协调的是文化素质的落差、文化基础的薄弱、文化活动的缺乏。 犹豫观望、瞻前顾后,思维、行动的惰性仍会不时地影响人们的前进与创造,摒弃消极,弘扬积极是取得进步的基本前提。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补之”。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缺点,认真地取长补短,看齐先进,奋发图强,大踏步地赶超,应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义不容辞的作为。 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文化意识不够强烈,文化方针的落实不够到位,文化苑囿杂草丛生,马克思主义及其文化观的传承、共识就愈发必要。 回顾过去,中华文明曾有过值得骄傲的辉煌,但近代却走过了一段艰辛、屈辱史;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旧中国文化没落、道德沦丧、科学落后的局面,文革十年文化 的发展却又历尽波折;改革开放,中国人在振兴之路上踏出了强者的足音,我们却又一度忽视了人文教化……好在我们已知道该认认 真真地补课,奋发上进,让文化和经济并驾齐驱,迎头赶上。 文学艺术之不精已久矣!人文教化之不兴已久矣!人类文明、民族文化几度徘徊在低谷,只有齐心协力、迎头赶上,树立文化意识,加强文化修养,推崇文化精神, 创造文化氛围,有独特风骨、卓然于世的中华文明才不会暗然失落,才会以更绮丽的风姿光灿环宇! 在物质文明建设上我们依据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可观的成就,精神文明建设上,也以战略眼光提出过“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 的决议”。其实做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度曾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共产主义文化也取得过很多优秀的成果,但近年来经济大潮起伏, 文化的脚步不甚平稳,相对于社会经济的步伐,文化的脚步显得滞后了。 文化发展有必要借鉴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文化发展需要实际意义上的宏观调控!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不能再继续贬值! 文化领域必须根治精神污染以求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有名无实、流于空喊,每个公民都应担起造福万世的艰巨义务、神圣使命,做弘扬华夏文明、繁荣共产主义文化的促进派!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中华民族一向是一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巨轮。新世纪到来,第三代领导人又提出了到建国一百周年时,中华文明将达到空前复兴的伟大目标。它的实现,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肩要负起光荣而艰巨的担子。 古老的华夏是东方灿烂辉煌的文化大国,龙的传人们如何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秉承文化操守、继续文明追寻,再展人类文化雄风?我们当给历史最好的解答! 良好的社会制度是文化中兴的基础。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虽是趔趄起步,但只要我们真正尽心尽力,就有好的前景! 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同心同德、尊重科学、严谨务实,让共产主义道德发扬光大,伟大的民族文化必会繁荣向上、有突破性的飞跃!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英姿勃发的雄狮必将迈开所向披靡的新步伐! 文化是人类理想的实现和寄托,它有无穷的凝聚力,值得人们执着无悔地追求。吹尽黄沙始到金,经过我们创造的一座座雄伟的大厦和金字塔,源远流长的文化应会 出现蔚为壮观的里程碑、光辉灿烂的新曙光。为了文化巨系统尽快完善,建议人们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以极大的热忱齐心协力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掀开 人类文明的崭新页章!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首先要有超凡的气势,要大张旗鼓地上些举足轻重的项目。从而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和带动整个文明的进程。目前,文化界已经按照国家有关精神 迈开了产业化的步伐,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和不良文化抗衡了。只有借鉴经验,注意文化资源的合理整合,才能滚大雪球,做大蛋糕。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脚 踏实地地推出一些有广泛影响、不凡意义的创举,让一些优秀的文化成果浮出水面。适时吹响文明全盛的号角,立足现实、扬长避短、积极投入、实现梦想! 时代要求我们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普及和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力度,开创历史新纪元! 随着知识经济魔方的转动,文化产业跃跃欲飞,新的文化产业大潮中人们应力创耳目一新的人文景观。 擎文明全盛旗帜,做文明全盛旗手!行动起来,树大文化观念,做大文化事业! “中国要有光明的未来,必须发挥全体人民追求真理的积极性,让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在更为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 中,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社会的法则和人生的真谛。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最终要靠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鲜明地阐明并号召人们全身心地去实现伟大而美好的中国梦! 改变世界的是头脑也是行动,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志同道合、开启茅塞、激发灵感、想象,勇于探索,一飞冲天,高举文明全盛大旗,让古往今来优秀的文风、文 化精髓更大程度地得以继承,所有落后、非文明的都彻底摒弃!愿志同道合的人们孜孜以求,响应国家号召,为此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理想中的梦是完美的,现实中梦却不容易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我将上下而求索,花谢花开,让我们共同珍爱,一起再造心灵的风景,将有人类历史就有的接力赛 跑下去;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谱写出辉煌的篇章! 绵延历史,联贯时空,在浩瀚文明史上的志士们总是持之以恒、矢志不移、坚贞不屈,文明全盛的号角已吹响,我们要做的是立足现实,扬长避短,积极投入,实现梦想。 执着于真善美,这样的使命感是吾辈或崇高目标,或平凡生活之不可或缺的。晨风中初醒,睡狮般振作精神、抖擞寒毛、挺立四肢、鼓足底气,向漠漠苍穹咆哮怒吼! 康庄大道——倾力构筑文化梦
认真贯彻、深入落实执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展创造性的工作,文化项目是具体而微的体现。建议策划、组织实施实施思想传承、文化创建方面的三个重大项目——“三星计划”。简介如下。 星光计划。 主张科学共产主义的认知、传统文化的共识及文化素养的濡染。 为理想不懈奋斗的华夏民族,时下硬件上社会经济日趋完善,软件即精神文明的发展却仍旧艰辛漫长、任务重大。 文以为质,政治、经济的成就最终是通过文化体现的。文明全盛,首要是思想传承,学习、实践以实现人文社会之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华文化同步于新时代的标志,“星光计划”就是在这方面做一些有意义的、画龙点睛的工作。 学共产主义的认知 科学共产主义在前进中发展完善。 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启蒙学习是首要的一环。 普及系统的科学共产主义,从而引导人们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展望共产主义前景,走共产主义道路。共产主义事业是生生不息事业,共产党人代表事物真善美的一面,共 产党领导人民走向壮丽的共产主义,切切实实做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中坚,和群众密不可分的整体,是唯一能领导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任何艰难险阻的。党放眼世 界、展望未来的宏伟策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意志永远激励人民振奋精神、鼓舞干劲! 传统文化的共识 时代要求我们面向世界,掇菁撷华,将人类文明的优秀思想成果梳理发扬,进而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需用科学共产主义的观点去分析以传统文化科学合理的部分。 以佛教为例。实质为无神论的佛教,受到如叔本华、尼采、马赫、罗素、荣格、爱因斯坦、海德格尔、弗洛姆等一大批西方文化精英的赞赏。不少西方科学家、哲学家的思想,深受佛学启发。 真理是相通的,现代的“彻悟佛法”理应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领会佛家科学的思想观念。 佛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厚的历史渊源。佛教自产生以来,一直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文学艺术,佛教中许多有机的东西值得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归纳和弘扬光大,可作为传统文化科学化的最佳突破口、结合点。 文化素养的濡染 社会没有文化积淀,创新仿如空中楼阁。 要进步就要做有素质的人,说有素质的话,办有素质的事。 目前已经有在教育部倡导下开设的高校通识教育(也称素质教育、博雅教育)课程,为全民高素质化做出了实质性的努力。应予以提倡。 参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星云计划”则有助于以上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 星云计划 编撰人类文明大典,整合文化数据。盛世修典是优良文化的传承,应最大限度地扩大修典项目的规模。 当人们需要文献资料时,一般是去图书场馆查找、借阅、购买或者到网上搜索,但这样得来的内容往往是杂乱、不成体系、不够经典的,也跟耗时。 自古以来,文化机构一向注重编撰文献汇编,类书统筹工作,《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全元文》、《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优秀案例,可以说为中华 文化、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文化成果的珍视,是让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的具体实践。尽管如此,历史文献的流失的还是 惊人的、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知识不断爆炸、文化空前繁荣、电子科技飞猛进的时代,新的、 全面具体的类书编撰工作已愈发必要。 “星云计划”,就是构想建设这样一个全新的、图文音像一体的、囊括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人类文明无所不包的国际电子资料库——嫏嬛云典。 信息时代越来越要求知识的系统化、完整化,“嫏嬛云典”是一个依照现代文化学分类原则,以体系明晰、脉络清楚、内容详实、力补纰 漏、勘正谬误为出发点搜罗编撰的系统全面丰富的汉文版多媒体类书,大大有别于、远远优秀于百科全书等以往任何一种类书。从而创造性地推出真正全面、具体、 系统、规范地记载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让所有人都可以充分、有效、快捷地汲取和运用文化知识。走进云典就等于拥有世界上所有的图书馆、博物馆。 参考:https://wk.baidu.com/view/c1021b7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c 星族计划 “星族计划”亦称表演人才实在系统工程,是提升影视艺术创作的重要对策。 影视艺术是综合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目前内地业界对表演人才的发掘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大投资公司竞相在影视 行业上分羹,实际上很少归而结网,注重艺员的发掘与培养。这样的影视艺术是不具备持续性的。推动影视繁荣,可实施表演人才实在系统工程,全面发掘特色演艺 人才。从而整合演艺资源,调整产业布局,推出优秀作品。 影视作品日益繁多,但卓有特色的比重不高,风格特色是生命力,这个国度如此雄浑凝重的历史,悠久为灿烂的文化,继唐诗、宋词、元、明清小说之后,现代的民 族文化应该是综合艺术的超前繁荣为代表的,曰幅员辽阔,曰地灵人杰。“星族计划”就是要发现潜在的表演人才,特别是挖掘那些不能 主动地参与影视创作,但形像上有一定艺术特色的适龄人员,让二十一世纪的影视天宇闪耀更多的新星,一个面目全新的人文世界当横空出世!实施“ 星族计划”,业界可抓住这个契机,在“用新人”上做足文章,做好文章,推进影视界的全面创新。 星族计划的外延是无限的,譬如我们可以面向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譬如我们可以利用AI技术克隆历史人物以及其他没机会投身影视,但形象有特色的人。 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三星计划”则可视为打造皇冠上的明珠。 新经典主义启蒙 附: 领导干部要读好书——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 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所谓“半部论语 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毛泽东同志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党 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 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 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领 导干部要通过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 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 通过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总之,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 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摘自: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全文) 尊敬的博科娃总干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有机会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谨对博科娃女士再次当选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表示衷心的祝贺!对教科文组织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的卓越贡献,表示诚挚的敬意! 教科文组织诞生于69年前,那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硝烟刚刚散去。面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惨烈后果,人类又一次反思战争与和平的真谛。千百年来,人类都梦想着 持久和平,但战争始终像一个幽灵一样伴随着人类发展历程。此时此刻,世界上很多孩子正生活在战乱的惊恐之中。我们必须作出努力,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全世界 的孩子们都在和平的阳光下幸福成长。 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只要世界人民在心灵中坚定了和平理念、扬起了和平风帆,就能形成防止和反对战争的强大力量。人们希望通过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普及科学,消除隔阂、偏见、仇视,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这就是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初衷。 这样一种期待,这样一种憧憬,是我们今天依然要坚守的。不仅要坚守,而且要通过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教育、科技、文化活动,让和平理念的种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生长出一片又一片和平的森林。 自1945年成立以来,教科文组织忠实履行使命,在增进世界人民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中国高度重视同教科文组织的合 作,愿意加大参与教科文组织的各项活动。为体现对非洲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决定把通过教科文组织向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的长城奖学金名额由每年 25人扩大为75人,我们还将同教科文组织一道把援助非洲信托基金的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下几点。 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 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 我参观过法国卢浮宫,也参观过中国故宫博物院,它们珍藏着千万件艺术珍品,吸引人们眼球的正是其展现的多样文明成果。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 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 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这些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了解在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们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到过代表古玛雅文明的奇琴伊察,也到过带有浓厚伊斯兰文明色彩的中亚古城撒马尔罕。我深深感到,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 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 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 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始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汉代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 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西汉时期,中国的船队就到达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中国的丝绸换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中国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活跃 期。据史料记载,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那时候的首都长安里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这个大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 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15世纪初,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到了东南亚很多国家,一直抵达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 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 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 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根据他的故事演绎的神话小说《西游 记》,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 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徐悲鸿等大师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赏。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 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马可·波罗游记》令无数人对中国心向往之。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秦俑,人们称之为“地下的军团”。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之后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 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1987年,这一尘封了2000多年的中华文化珍品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还有大量文明成果被教科文组织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这里,我要对教科文组织为保存和传播中华文明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 “和”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 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我们 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 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1987年,在中国陕西的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20件美轮美奂的琉璃器,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东罗马和伊斯兰的琉璃器。我在欣赏这些域外文物时,一直在思考 一个问题,就是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 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拿破仑曾经说过,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 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改造 社会,使人们在持续的天工开物中更好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我们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通过文化交流,沟通心灵,开阔眼界,增进共识, 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养,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 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 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 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 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 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明年是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我相信,在博科娃总干事领导下,教科文组织一定能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谱写新的篇章。 谢谢大家。 《文明的涵义和基本结构》摘要 陈洪泉 文明的复兴与大国的宿命 阮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 习近平这样勉励所有追梦人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孙来斌 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专家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文化建设的6大要点 佛教中国化的文化学意义 王炯华 诗意地栖居 叶延滨 中国的诗教传统 谈中国的诗教传统和现代诗的出路 吴恒春 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 境界文论 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全文) 习近平文化建设的六个一 习近平: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 习近平自述:我的文学情缘 在这些场合,习近平都提到了屈原 习近平与他的作家“朋友圈” 致敬大师 |